新闻与讲座
新闻与讲座
-
17
2023
02汪阳明团队开发新的线粒体碱基编辑器汪阳明实验室最近鉴定了多个来源于微生物中的双链DNA脱氨酶,并将其中一种改造成为线粒体碱基编辑器(图1)。该项成果1于2023年2月16日在《自然-通讯》( Nature Communi... -
10
2023
02陈知行、陈春来课题组合作开发染料抗光漂白巯基标记新策略2023年2月9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市结构生物学高精尖创新中心和北京生物结构前沿研究中心陈春来课题组与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陈知行研究员课题组在J. ... -
19
2023
01陈良怡实验室开发混合物理模型与深度学习的结构光超分辨重构算法近年来,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人类对亚细胞结构的研究。其中,基于结构光照明的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SR-SIM)凭借其光子转化效率高等优点,非常适合活细胞的超分辨率成像。然而... -
03
2023
01李川昀团队提出人类特有新基因起源自lncRNA的“偷渡者假说”,揭秘“人之所以为人”的分子基础什么使我们成为独一无二的人类?近年来,新基因起源是否可能作为人类特有性状的遗传基础,编码人类高级智能,已成为最引人入胜的科学问题之一。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新基因主要通过基因复制(gene ... -
28
2022
12陈知行团队研发新探针实现线粒体多色STED成像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来源,影响细胞稳态、增殖、死亡的关键信号通路。 由于线粒体的动态行为和与其他细胞器的丰富相互作用,荧光显微镜的发展特别推动了线粒体研究线粒体。线粒体内膜 (inner ... -
29
2022
11陈雷研究组报道吞噬细胞NADPH氧化酶在静息状态的高分辨率结构NADPH氧化酶是一类跨膜氧化还原酶,将电子从膜一侧的NADPH跨膜传递给另一侧的氧分子,生成以超氧阴离子和过氧化氢为主的活性氧类物质(ROS)1。人体内的NADPH氧化酶有7种:NOX... -
06
2022
11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工程竣工仪式举行2022年11月3日上午,阳光明媚,秋风轻拂,雁栖湖畔的怀柔科学城里红旗招展,“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工程竣工仪式在这里举行。 仪式... -
05
2022
11聚焦“卡脖子”技术 | 北大与无锡市人民政府签署全面合作协议11月1日下午,北京大学-无锡市人民政府全面合作协议暨北京大学长三角未来技术生命健康研究院和北京大学无锡电子设计自动化研究院项目云签约仪式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月光厅举行。北大党委书记郝... -
07
2022
11改善心脏再生 | 熊敬维实验室发现中性粒细胞DUSP6缺失改善心脏再生修复心血管疾病是最为致命的疾病之一,每年夺走数以千万计人的生命。作为死亡率最高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急性心肌梗死使病人的心肌组织大量损伤及坏死,正常心肌被瘢痕组织取代,导致心脏收缩与舒张功能不足... -
07
2022
11陈雷研究组揭示人源葡萄糖转运子SGLT1的抑制机制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SGLT)是人体中负责葡萄糖重吸收的重要转运蛋白,能够利用钠离子的电化学势进行葡萄糖的逆浓度梯度转运1。在人体中的SGLT蛋白家族中,SGLT1和SGLT2两个蛋白... -
31
2022
10陈雷组和肖瑞平组合作解析人源MG53同源二聚体结构MG53又称TRIM72,是一种TRIM家族的E3泛素连接酶,主要表达在骨骼肌和心肌。MG53在代谢综合征和组织保护过程中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但该蛋白的整体结构并不清楚,阻碍了人们对其分子... -
27
2022
09周专课题组发现经典中枢神经突触信号传递最新机制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生物膜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周专实验室,9月23日在 EMBO Reports 上发表论文“ Ca2+-independ... -
03
2022
08周专研究组报道囊泡基质蛋白Secretogranin II通过液液相分离调控囊泡大小和神经递质分泌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分子医学研究所、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生物膜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周专实验室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哲课题组合作,于2022年7月28日在Advan... -
30
2022
07赵扬研究组实现化学诱导成纤维细胞成为有代谢和再生功能的肝实质细胞2022年7月26日,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赵扬课题组在国际肝脏学期刊《HEPATOLOGY》上在线发表了题为Direct chemical induction of hepatocyte... -
29
2022
07戴志飞教授团队首次通过超声引导的方式实现体内动脉内皮细胞转基因表达的精准调控功能失调的血管内皮细胞 (ECs) 是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在内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学基础,通过导入外源基因调节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有望实现对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治疗。然而,目前仍然缺乏在血... -
06
2022
07朱怀球教授团队揭示大气微生物与人为活动的关联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生物气溶胶是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100微米、含有微生物或生物性物质的气溶胶,在地球生化循环体系中起着关键作用,通过与大气的相互作用影响大气环境质量和人体健康。特别地,生物气溶胶中的大气微生... -
06
2022
06未来技术学院韩梦迪课题组合作研发亚毫米尺度的遥控步行机器人2022年5月25日,北京大学未来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系韩梦迪课题组与美国西北大学John A. Rogers教授、黄永刚教授,以及清华大学张一慧教授组成国际合作团队,在Science Ro... -
20
2022
05陈雷研究组报道胰岛KATP通道受核苷酸调控的结构机制ATP敏感的钾离子通道(ATP-sensitive potassium channel, KATP)是由内向整流型Kir6(Inward-rectifier potassium chan... -
18
2022
05陈雷研究组报道血管扩张剂在KATP通道SUR2亚基上的结合位点ATP敏感钾离子通道(KATP)是由Kir6亚基和SUR亚基组成的异源八聚体,可被细胞内ATP抑制,Mg-ADP激活1。KATP通道在脑、胰岛和肌肉等组织中广泛表达,通过感受细胞代谢水平... -
18
2022
05孙赫研究员深度参与“拍摄”银河系中心黑洞首张照片北京时间5月12日晚,事件视界望远镜(EHT)合作组织发布了银河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的首张照片。这一成果给出了该天体就是黑洞的实证,为理解这种被认为居于大多数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天体提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