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示期从2024年5月29日开始三个工作日,公示期间如有异议请联系:hebinhb@ pku.edu.cn;010-62767430
系所中心 |
学号 |
姓名 |
推荐奖项 |
评委会推荐评语 |
分子医学研究所 |
2001111943 |
陈婧婷 |
校长奖学金 |
陈婧婷同学的主要科研工作是线粒体探针的研发。为了改善现有探针在细胞固定时存在亮度低、信噪比差等问题,陈同学发展了一款高稳定性的线粒体探针,并证实该探针比现有探针如mitotracker等的性能更优越,可用于超分辨STED显微镜成像。该生在此课题中展现了独立科研能力,以唯一第一作者身份在Proc. Natl. Acad. Sci. U.S.A. 上发表了关于该研究的论文一篇。除了自己的课题,陈同学也乐于助人,帮助实验室其它成员完成许多科研工作。总体来说,陈婧婷同学基础扎实,有潜力成为优秀的交叉学科人才。因此推荐该生获得校长奖学金奖学金。 |
分子医学研究所 |
2301112432 |
时亦廷 |
校长奖学金 |
时亦廷同学是未来技术学院2023级直博生,主要从事人源NADPH氧化酶NOX2复合体结构与功能研究,现已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杂志发表研究论文一篇,该研究为慢性肉芽肿病(CGD)的治疗提供了参考,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在课程学习上,他在以优异成绩完成培养计划内课程的同时(总成绩为88/100),积极旁听其他方向的课程,不断充实不同领域的前沿知识,有很好的探索精神。综上,经五位评委综合打分排序,推荐时亦廷同学获评2024-2025学年度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校长奖学金奖学金。 |
分子医学研究所 |
2201112439 |
陈旭斌 |
校长奖学金 |
陈旭斌同学目前博士二年级,已经建立了一种低血浆量起始的表观液体活检技术。之前对于血浆中核酸检测主要集中于碱基突变、DNA甲基化修饰等,陈旭斌同学建立的技术可以捕获血浆游离染色质上的多种组蛋白修饰,为肿瘤等疾病的液态活检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该技术的开发显示出陈旭斌同学具有良好的科研思维和知识基础。在答辩期间陈旭斌同学展示清晰,能准确回答评委老师提出的问题。陈旭斌同学在科研之余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并在体育活动中取得成绩。综上,陈旭斌同学是一位综合发展的优秀学生。 |
分子医学研究所 |
2201112425 |
蔡依泓 |
校长奖学金 |
蔡依泓同学构建了一个Perturb-seq平台,将体外通过Perturb-seq系统编辑的成纤维细胞注射回到心梗小鼠的心肌组织中,以此分析成纤维细胞在体的重编程过程中的关键基因和信号通路。蔡依泓同学的另一项工作是发现阻碍心肌细胞重编程的Ifnar2,通过招募巨噬细胞调控在体原位的重编程过程,这项工作已发表在Protein & Cell。 |
分子医学研究所 |
2101112243 |
舒颖 |
校长奖学金 |
舒颖同学研究了泌乳素单克隆抗体HMI-115治疗白癜风的病理机制,发现HMI-115通过促进角质细胞血清胱抑素的分泌,抑制CD8+T细胞的组织蛋白酶活性,从而促进其耗竭,减弱对于表皮黑色素细胞的杀伤作用。她还作为主要参与者,探究了HMI-115促进毛发生长的机制,相关工作的研究论文已经在撰写中。 |
分子医学研究所 |
2201112433 |
景智文 |
校长奖学金 |
景智文同学基于CRISPR/Cas9全基因组筛选技术,开展了线粒体mPTP关键组分蛋白的多轮筛选工作,目前已经鉴定了几个比较有意思的靶点蛋白,并对其中的一个结构预测为桶装结构的外膜蛋白进行了功能研究,发现该蛋白缺失后引起能够抑制钙超载和氧化应激引起的mPTP开放,也能引起线粒体片段化,降低线粒体呼吸,增加线粒体膜电位。景智文同学对科研具有极大的热性,敢于探索有挑战的课题,积极参加社会活动。 |
分子医学研究所 |
2201112446 |
王佳欣 |
校长奖学金 |
王佳欣同学利用生物信息学、深度学习以及大模型等前沿科技领域的手段来进行6mA的鉴定工作,已合作完成线虫中6mA的算法优化和多物种鉴定工作,相关工作作为共同一作发表于Science Advances;在此基础上,还基于深度学习改造和开发鉴定6mA的新算法,用于在哺乳动物、植物等高等生物中的6mA鉴定。王佳欣同学善于学习,敢于创新,具有较强的科研潜力。 |
分子医学研究所 |
2301112443 |
汪家震 |
校长奖学金 |
汪家震同学现在博士一年级,已经参与了多个项目并取得成果。汪家震同学的研究方向主要是RNA生物学,其第一个工作是开发一个新型监测RNA转录表达的工具,该工作已经完成并正在修稿阶段,汪家震同学是该工作的共同第一作者。汪家震同学的另一项工作是寻找靶向RNA的小分子,后续用于疾病治疗等。汪家震同学在答辩期间对于自己的科研工作展示清晰,对于评委老师问题的回答准确,显示出其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另外,汪家震同学也参与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课外活动并取得成绩。综上,汪家震同学是一位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
分子医学研究所 |
2201112441 |
江浏 |
校长奖学金 |
江浏同学主要聚焦于哺乳动物细胞的线粒体胁迫应激分子机制探究,利用互作蛋白质谱,筛选到线粒体内膜的一个蛋白A12可能参与调控细胞的线粒体应激信号激活。初步机制研究发现A12蛋白在整合应激反应的关键激酶HRI的上游发挥作用,与OMA1蛋白酶的切割活性密切相关。江浏同学热爱科研,工作认真,富有探索精神,积极参加班团活动。 |
分子医学研究所 |
2201112445 |
孙缘缘 |
校长奖学金 |
孙缘缘同学是未来技术学院2022级直博生。自入学以来,她思想上积极进取,关心时事政治;学业上认真完成课程学习,多门课程成绩优秀(A+);科研工作主要围绕血小板参与损伤应激并调控心脏再生的分子机制展开,目前已就相关基因完成了模式动物斑马鱼的突变体和条件性敲除品系的构建,并初步明确了hbegf信号与心肌细胞增殖的相关性,研究方案合理,研究数据详实。综上,经五位评委综合打分排序,推荐孙缘缘同学获评2024-2025学年度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校长奖学金奖学金。 |
分子医学研究所 |
2201112426 |
乔梓琪 |
校长奖学金 |
乔梓琪同学的主要科研工作包括:研究Myosin IIa在血管发育及稳态维持中的作用,发现一种新型的VWF表达及分泌调控因子,以及研究内皮细胞分泌与基质微环境的关系。曾以并列第二作者身份在《Fluids and Barriers of the CNS》期刊投稿论文《Endothelial Myosin IIA is required for the maintenance of blood-brain barrier integrity》(Under review)。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生命的化学》期刊发表综述《内皮细胞分泌与基质微环境》。除了科研之外, 乔同学积极参加实验室与学院的各项活动,包括负责日常实验室细胞间管理、财务报销、担任未来技术学院团委宣传部学生骨干等。总体来说,乔同学综合素质优良,因此推荐该生获得校长奖学金奖学金。 |
分子医学研究所 |
2001111960 |
纪明君 |
院长奖学金 |
纪明君同学通过开展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分子生物学实验,发现circRNA介导长程剪接产物编码的短肽可能作为肿瘤新抗原。相关工作作为独立一作已投稿至国际知名期刊Genome Biology。此外,她作为共同一作发表了一篇Science Advances的文章,发现了一例与倒位变异事件相关联的、人类新近起源并固定的重要基因,揭示了该基因在人类大脑发育中有重要调控功能。 |
分子医学研究所 |
2001111935 |
裴羽君 |
院长奖学金 |
裴羽君同学的主要科研工作是“淋巴管在胸主动脉夹层的保护作用及机制”。主要研究内容为解析淋巴管在急性胸主动脉夹层(TAD)发病过程中的作用。该研究不仅揭示了TAD进展的新机制,同时表明增强淋巴管生成可能是治疗TAD的潜在策略。经过多年的努力,裴同学已取得完整数据并完成文章撰写,预计投稿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此外,裴同学目前也在进行B细胞对TAD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探究的相关工作。这些工作表明裴同学是一个非常认真并且踏实的学生,因此推荐该生获得院长奖学金奖学金。 |
生物医学工程系 |
2001111803 |
任伟 |
校长奖学金 |
任伟同学主要进行了超分辨成像技术与应用的开发。在线粒体成像技术方面,研究者与河北大学高保祥课题组合作开发了一种线粒体内膜探针HBmito crimson,该探针具有高光稳定性、低细胞毒性和低光毒性等特点。通过多维超分辨成像,研究人员观察到线粒体网络中大小线粒体具有不同功能,并发现融合总是发生在mtDNA的附近。相关工作发表在Light: Science and Applications期刊,并吸引了多名国际学者的广泛兴趣。同时,申请人作为项目负责人,主导了艾锐科技转盘共聚焦系统NovaSD的研发工作,这一系统也是我国首创的转盘共聚焦系统。 |
生物医学工程系 |
2101112051 |
朱磊 |
校长奖学金 |
朱磊同学主要介绍了一种基于图像级分割的弱监督方法,该方法通过模拟纯背景样本来解决图像分类模型在像素级特征上进行分类时产生的错误激活结果。同时,还引入了一个额外的背景分类器,使得可以用来使得其可以作用于像素的特征上。此外,还通过引入伪标签同步训练的分割分支,使模型能够对背景因素进行考量,从而生成更精细的背景信息。相关工作发表在IEEE TPAMI期刊。 |
生物医学工程系 |
2001111804 |
孙宇 |
校长奖学金 |
孙宇同学研发了国际上第一款光声荧光双模实时同步活体成像设备,该设备在光声学顶会上发表,具有坚固的光声和荧光双模态成像能力,能够在活体长时程成像的同时进行监测。其次,他通过优化和调整图像算法,实现了基于荧光染料的生长、灌注、光生荧光双模态的实时同步成像,能够观察到荧光染料通过微静脉注射、主动脉和肾静脉流出的完整过程。这些研究成果为医学AI在临床中的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相关工作发表在本领域一流学术期刊Photoacoustics. |
生物医学工程系 |
2201112463 |
聂众一 |
校长奖学金 |
聂众一同学发展了一种基于震动结构的穿戴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设计。该传感器结构简单,包括一个空腔、一个弹性的薄膜和一个微型的磁铁。当外部线圈施加交变磁场时,磁铁会进行震荡,通过波形和衰减幅度等信息,可以得知传感器所处环境、压强和生化量等指标。为了实现穿戴式设备,独立设计了一个电路,整合了磁场的激励线圈、磁场的TMR传感器和蓝牙模块。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在颅内压监测和脑积液葡萄糖含量监测方面表现良好,并且在动物实验中表现出较高的性能。相关工作发表在国际一流学术期刊Science Advances。 |
生物医学工程系 |
2101112050 |
钟素艺 |
院长奖学金 |
钟素艺同学研究了高时空分辨率的荧光偶机子三维曲像映射方法,通过荧光偏正成像提取取向信息,为现有荧光显微镜增加新的观测维度,拓展更多生物应用。提出了通过减少成像数量提升时间分辨率的思路,以及通过增加荧光分子Z轴信息来求解分子的三维取向。该技术通过调节空间、光调制器上加载的图案以及改进掩膜版,实现了激发光束倾斜出射,同时实现了130纳米的空间分辨率和两度的取向。此外,该技术还成功解决了时空分辨率和取向维度的权衡问题,相关论文发表于光学领域顶级期刊PhotoniX,并在多个网站上得到了分享推广。 |
生物医学工程系 |
2024级新生 |
何航舟 |
院长奖学金 |
何航舟同学主要研究医学影像与人工智能。他的研究动机是医疗AI系统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如模型在临床应用中的信任问题、模型的可靠性问题等。他通过构建可信的医疗人工智能系统来解决这些问题。第一项工作主要关注于模型的对抗放性研究,提出了一种优化算法,可以突破模型鲁棒性与泛化性权衡的限制,同时提升模型的泛化性和准确性。实验结果证实了这一方法的有效性。在医疗AI模型的可解释性与分类方面,主要探讨了医疗AI模型可解释性和类别特异性问题。通过引入模型训练策略ACT,提升了模型的特征可解释性和泛化性。同时,利用类别特异性强的特征归因算法DFA,实现了类别特异影像特征的提示。在脑肿瘤分类任务中,基于本研究构建的AI模型大幅度提升了诊断准确率。此外,还探讨了基于潦草标注的图像分割模型,通过利用图像的特征和归因信息来提升性能。这些研究成果发表于ICML2024会议(CCF-A,共同第一作者);申请人也获得了北大本科生科研优秀项目和挑战杯三等奖的荣誉。 |
国家生物医学成像科学中心 |
2301112470 |
冶恩泽 |
校长奖学金 |
冶恩泽同学的主要科研工作是液相电镜的三维重建。为了提高图像分辨率和重建精度等问题,冶恩泽同学发展了一款基于三维深度学习算法的液相电镜三维重建方法,并证实其在冷冻电镜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液相电镜模态的限制与图像之间的时序相关性,取得了更优越的空间和时间分辨率,可用于分子动力学研究。该生在此课题中展现了独立科研能力,以唯一第一作者身份在ICCV 2023上发表了关于该研究的论文一篇。除了自己的课题,冶恩泽同学也乐于助人,帮助实验室其它成员完成许多科研工作,包括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论文撰写。总体来说,冶恩泽同学基础扎实,有潜力成为优秀的交叉学科人才。因此推荐该生获得校长奖学金。 |
国家生物医学成像科学中心 |
2201112472 |
余乔智 |
院长奖学金 |
余乔智同学的主要科研工作是瞬态受激拉曼散射系统的搭建与测试。为了解决传统频域受激拉曼散射的缺点,余乔智同学基于光参量振荡器、高速延时扫描模块、显微成像模块构建了瞬态受激拉曼散射系统,在亚毫摩尔级别灵敏度得到了接近傅里叶变换极限的光谱线宽。该生在此课题中展现了独立科研能力,以共同一作排名第一的身份在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上发表了关于该研究的论文一篇。除了自己的课题,余乔智同学也乐于助人,帮助实验室其它成员完成许多科研工作。总体来说,余乔智同学基础扎实,有潜力成为优秀的交叉学科人才。因此推荐该生获得院长奖学金。 |
大数据与生物医学人工智能系 |
2201112461 |
陆宇星 |
校长奖学金 |
陆宇星同学的主要科研领域是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生物医学应用。通过多模态、多组学数据融合和深度学习,研发了用于实现个性化医疗的诊断与预后评估的智能模型。陆宇星同学在过去一年中,在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Journal of Biomedical Informatics等期刊和IJCAI、ICASSP等国际顶级会议中发表了15篇论文,其中以一作发表了7篇论文。科研基础扎实,成果丰硕。此外,陆宇星同学积极参与学校及学院的各项活动,荣获“北京大学十佳志愿者标兵”与“三好学生”称号。总体来说,陆宇星同学有潜力成为优秀的交叉学科人才,因此推荐该生获得校长奖学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