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与讲座 - 讲座

新闻与讲座

光与生命: 从眼到脑

报告摘要:光是生命之源,地球生命体在太阳辐照之下孕育和经历数十亿年的进化,演化出复杂的光感知系统。其不仅为机体提供成像视觉能力,还调控系列重要的生理功能,而其损伤又会造成严重的视觉疾病。因此理解生命体如何感光;光信号如何调控生命体机能;进而修复光感受能力损伤造成的视觉疾病,就有着其重要的基础科学意义与现实应用价值。

近年来围绕着视网膜感光的分子细胞和发育衰老机制;“眼—脑—躯体”神经环路调控生命过程;利用再生医学、基因编辑、新材料等手段实现视觉修复与增强等方面,报告人从分子、细胞、环路和整体等多层次解析视觉神经系统的基础工作机理,探索面向眼科疾病的生物治疗技术。


报告人简介薛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常委、校长助理,讲席教授,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神经环路与脑认知部”主任,中科院脑功能与脑疾病重点实验室主任。 长期致力于视觉生理和眼科领域的基础与转化研究,围绕光感受生理及其对生命过程调控、视网膜和感光细胞的功能与疾病、视觉再生修复等方面展开研究。至今共发表SCI论文70余篇,多篇通讯作者论文发表在Cell (3篇)、Nature 、Nature Neuroscience 、Neuron 等学术期刊,被引用8000余次,h -index 41。曾获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项目(2012),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 (2013)、杰出青年基金(2019)、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负责人(2021),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2013、2020),中国科学院稳定支持基础研究领域青年团队负责人(2021),国际研究资助组织Human Frontier Science Program (HFSP) Young Investigator Grants(2014),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生理学)负责人(2023)。

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议组成员(生物学、生物工程)、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学术委员会生命与健康领域专委会委员、基金委生命科学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学部委员、中国生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神经科学学会和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常务理事等学术任职。研究工作曾获2023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国2023年度重要医学进展、2019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 2022和2020年度“中国神经科学重大进展”、 Cell 杂志2019年最佳论文等。个人和研究团队曾获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中国科学院五四青年奖章集体”、“中国神经科学学会-杰出神经科学家奖”、新基石研究员、科学探索奖、 第十三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 张香桐神经科学青年科学家奖、安徽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等。

TOP